以“绿美”之笔,绘就嵩明乡村振兴新画卷

来源: 嵩明融媒2023-07-07 20:57:23
  

统一色调的农家小院一路延伸,有凉亭长廊点缀,还有绿树红花环绕,昆明市嵩明县嵩阳街道晁家社区上墩村虽地处嵩明老城和新城接合部,却有难得的幽静。村里的亮化工程刚完工,一串串景观灯在入夜后成了村里一道别致的风景。

嵩明县大力开展镇(街道)、村庄绿化美化三年行动,截至目前,嵩明县一个街道、三个村(社区)获评省级绿美乡镇(村庄);3个村(社区)获云南省2022年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精品村命名;17个村、社区获省级美丽村庄命名。实践于山水之间的绿色共享发展理念,正在为嵩明县绿美乡村写下一个个“留住乡愁”的故事。

嵩明全景 李兴富 摄


(资料图片)

因地制宜 不搞“一刀切”

“以前进村道路窄,节假日还会堵车。”“雨污分流之前,污水遍地流,天热了还有味!”“旧了的沟盖板,车子开过去都会‘哐当’响”……随着嵩明县美丽县城建设的推进,地处城郊接合部的上墩村迎来了转变的机会。

改造首先从大家都觉得闹心的基础设施开始:扩宽路面,雨污分流,再统一院子的外墙颜色。原本杂乱无章的小村子开始一点点改变,看着村庄慢慢变美,村民的心态从不理解到理解,最后都全力支持。“我们在围墙外砌了个小花坛,村民们在花坛里种下各种绿植鲜花,虽然风格不同,但美化环境的目的却是一样的。”晁家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杨有富说。不仅如此,村里还根据群众需求把原来无人管理的竹林修整一新,修起一条可供散步的石板路,还特别空出了一个小广场供大家娱乐健身。

地处山区的东村社区则选择了另一种方式来建设自己的家乡——利用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搞好村容村貌,迎接四方来客。

为解决群众出行“最后一百米”问题,东村社区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对辖区内6个自然村8个居民小组500余户群众串户路进行摸排,累计硬化村内道路18公里。根据村内道路分布、村民房屋坐落等情况,合理规划、综合布局村内照明设施,在进村主要道路沿线、照明死角以及公共活动场所安装太阳能路灯260余盏。

现在走进东村社区,只见房屋排列整齐,道路干净整洁,还可以逛一逛村史馆,到红军长征东村纪念馆听一场免费的红色文化讲解,在东村小院喝茶吹风享受假日的惬意,去红色影院看一场红色电影。

从一村,观全域。嵩明县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内涵和外延正在不断扩展。

干群协力 激活全员能量

“人居环境提升哪是一开始就顺利的,健康的生活习惯都需要慢慢养成。”东村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张正丽指着社区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网格区域图说,“两年多了,在这样的网格化治理下,才有了村里的干净整洁。”目前,东村社区1至3组编制网格21个,60名党员在网格管理中亮身份、当先锋、作表率。

晁家社区上墩村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强引领,齐步走,共发展。同时,由乡贤出资出智,为村里的人居环境整治添砖加瓦。据统计,上墩村微改造工程总投资650多万元,其中近500万元由乡贤慷慨捐资。

环境改善,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嵩明县在制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项管护管理制度,形成工作常态化、管理制度化的基础上,按照“干部带头、党员定责、全民参与”三级联动机制以及“干部组织党员、党员带动群众、全民参与环境整治提升”的长效机制推进。同时,结合各村(社区)分布情况和人口结构,两年前开始编制“多网合一”的网格化卫生综合整治网格,搭建起“党总支+党支部+党员+网格长+群众”的治理机制,充分发挥群众在农村人居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中的主体地位,这一工作机制已在全县范围内进行推广使用。

与此同时,嵩明县将建设“三园”、实施“六化”与森林乡村创建有机结合,充分利用“村旁、水旁、路旁、宅旁”闲置空间,宜树则树、宜花则花、宜果则果、宜菜则菜,打造创意盆景,种植多肉等花卉苗木,因地制宜建设小花园、小果园、小菜园。

今年,全县计划修建15个“口袋公园”,在县城形成玉明路的蓝花楹、兴旺街的云南樱花、黄龙街的海枣树等“一街一景”,全县不断向推窗见绿、出门见园、四季见花的良好人居环境迈进。

来源:云南日报

编辑:顾燕波 卜圆圆

审核:雷霞|监制:朱忠元

发布:嵩明县融媒体中心

关键词:

责任编辑:sdnew003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商业周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